麻省理工学院的官网网址是什么?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学校在读人数为11,796人,在2023年USNews大学综合排名第2,MIT师生比7.52,有很多的教授在所在的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大学每年新生保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学校在读人数为11,796人,在2023年USNews大学综合排名第2,MIT师生比7.52,有很多的教授在所在的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大学每年新生保持率约为99%。


大学基本信息:

大学名称: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理位置:Cambridge, MA

学校网址:www.mit.edu

学校类型:偏工科, 私立, 研究型大学

USNews全美排名:第2名(2023)

QS世界大学排名:第1名(2023)

大学毕业率:92.25%

在读人数:11,796人

职业中期薪水:$167,914

官方GPA要求:3.5+(实际录取均分:3.8+)

官方托福要求:100+(实际录取均分:110)

GRE录取均分:330

GMAT录取均分:750

大学本科招生信息:

GPA录取线:3.5+

托福录取线:100+

SAT录取线:1560

ACT录取线:34

专业匹配度: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每个专业申请都需要较强的学术背景,哪怕申请本项目也需要对申请项目具体专业方向做好功课。对于转专业申请的宝子而言的话,首先是需要知道MIT对项目先修课的具体要求,如果不满足的境况下,应更快补齐该科目学分,或与校方联系在入学后补齐学分,同时在其余的方面弥补自身在专业背景方面的劣势。如若对转专业申请或学术背景的提升还有疑问,欢迎咨询学您留学,借助美国本土教育资源与渠道,针对个人申请条件制订整体个性化的申请方案,精准匹配,实现低分高录。海外大名校导师全程指导专业文书写作,有用提高名校申请成功率。


往届麻省理工学长分享就读有关经历:

极多事情几乎全是在入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后才慢慢感觉到的,这边的学习跟国内还是有些差其他的,个人感觉压力会更大一些。来这边之后,明摆着感觉学习强度有所增加。不过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的话,有个伴也就还好。第一学期则可以选水一点的课,可以方便刷题和找实习项目。绝大多数的学生diversity都还算蛮强的,平常上学听课的话,不同年级的小伙伴们会在一起上,什么国家的同学们都有,小伙伴们交流起来,还是相当有趣的,有时候可以听到不同国家的趣事。我们项目的小伙伴们有些是国内的同学们,加上别的系的话,我们这届差不多有十多个人吧,学习的话国内小伙伴们基本都比较强也特受教授的重视。

我们系里的教授给人感觉还是比较Nice的,相当愿意对学生提供帮助。他们将增加办公时间和学生一起工作,假如在做一些特殊的项目的话,会和学生一起并肩作战。学术通常都特具有挑战性的,难度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一样,学生会从教授哪里学到极多东西。导师在科目设计的方式,特多都涉及各类的时下比较前沿的资讯和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视角和学习技能。教授在上专业课几乎全是很不错的讲师。我们专业算是工作量比较沉重的了,为了跟上教授的课,时间管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越发重要。

麻省理工学院的课设置上还是比较灵活的吧,以我们专业为例,刚开始的课以此项目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式为出发点,感觉几乎全是由浅入深的那种,只要语言关过了,后期学起来相对比较好适应吧,每个科目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我们班里人数有三十多个同学们,院里的师资感觉还是挺强的,导师大抵都带得过来,这一点比相当多学校还是好一些吧。

不过尽可能的不能够混了,由于甭管之后是就业还是继续进修,专业科目成绩都会是一各重要的衡量标准,所有在科目上一点也不敢松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是最为重要的。此外,在课堂上期间也要尽可能的扩充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人脉吧,这些在之后的发展上都会起到大作用的。

由于我平日中几乎都是待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主校区这边,所以一般中饭都会在其它的宿舍吃。我们一共有四个宿舍餐厅,还有一个给犹太人专门的设立的餐厅,即使有些远,但味道还是不错的。要是不想在学校里吃,也可以到学校门口的那条街上吃。就因为特多学友不住在学校宿舍里,也没有meal plan,大抵就得自己解决伙食。这种情形下一般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参加eating club,还有一种是co-op,就是几个人轮流烧饭又或许是一起烧饭吃,在此同时是independent,就是自己烧饭或出去吃。学校里的伙食费还挺高的,所以自己解决伙食可能还划算一些。

最后聊一下毕业就业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有特地career fair,不过个人感觉用处也并没有这么大。虽然说校招的时候,会有不少的业界中内大厂过来招聘,但一大部分也是叫你回去自己申请网上申请,拿到面试邀请的概率都不大。要是名企情结没有很严重的话,小公司的面试邀请还是有机会拿到的。这里我想说,留学这条路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当决定想要留学的时候,就注定要跳出舒适圈了,去应对极多挑战和困难。

比如说假期其它的学友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就要备考考试,准备各类申请材料。甚至可能出现,我们挑灯夜战备考了好久,最后还是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绝大多数学友都会经历这些,熬过去也就好了。当拿到offer之后,要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和生活,适应时差,相当多小伙伴们还要适应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纯英文教学,这些几乎全是挑战,但也是一种锻炼吧。后面的就业本身也是一个挑战,感觉是申请学校之后的第二大突破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