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简称匹大,大学类型为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USNews2023年最新排名 NO.62,PITT国际学生占比10.28%,在被成功录取额学生中,获得大学奖学金人数比率约为20.30%。
实际上PITT就教育本身来言,大学的优势是值得必然的,学校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知名的科学家与学者。本科教育体系是特领先的,本科的教育体系宗旨在于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健全的人。
至于科研,那属于教授的个人旨趣。学校当然会支持教授的研究工作,但绝不可因为科研而损害教学的利益。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小班教学是大学保证本科课程质量的核心手段。而且,越是重视本科教育的大学越强调小班教学的重要性。
匹兹堡大学(PITT)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数据:
USNews全美大学综合排名: No.62 (2023年)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No.45
QS世界大学排名: No.181 ( 去年QS世界排名: No.156 )
泰晤士世界排名: No.144
URAP世界大学排名: No.48
大学师生比:1:6.43;
新生保持率:91.24%;
大学SAT录取均分:1410分;
本科录取率:59.23%;
获奖学金比率:20.30%;
匹兹堡大学入学标准说明:从今年我们拿到的新生名单当中也正反映了匹兹堡大学在有不少项目招人的时候,确确实实阅读了所有人的申请材料,真的仔细考虑了整体背景,而不是简单的用硬指标进行淘汰。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有不少项目”,也就是说还是会有不少项目是用硬指标划线卡分的处境。大学具体有哪一个项目不卡硬件/分数线,极难统计,大多都也只是内部流传的消息,系里公开的admission FAQ 内容,也可能跟事实有出入。
你选择申请的项目,有可能会未必像这样不卡分;今年低分仍旧还成功录取的人,大概有其它闪亮的优势;明年这个系是否提高标准,也特难预测,还看具体的招录人数和竞争环境了,假如对大学具体项目的卡分处境有疑问,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专注美国高端留学申请服务,常青藤满贯申请团队,海外导师PS与申请指导,真实提升竞争力,实现低分高录。
合理有用的看待2023年综合与专排排名:
对于特别针对于刚开始了解美国申请的同学而言,参考排名看似是选校的唯一重要参考依据。本科申请直接参考综排排行就可以,但研究生申请者很可能会很纠结到底综合排行榜和专排排名有哪些更重要一些。这里我想我们首先务必把握的原则是不管综合排行榜还是专排都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排名的高低与申请难度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特其余的排名差距不大的境况下,更不应该通过综合或是专业类排名来以确保哪所学校一定比哪所学校更容易申请。如若没有过类似经验,也没有正规的信息渠道,仅仅想着用排名靠后的学校来保底,这种想法本身是不正确且有风险的。
另一方面,如若你考虑的是回国就业,特别对毕业以后就直接回国就业的话,综合排行榜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些。毕竟在中国大众企业中所熟知的美国的院校就那么些,雇主是不会刻意的花时间研究你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有多好的,往往都在职场上能获得优势。如果计划在毕业以后留在美国先工作一段时间,那学校的专业类排名、地理位置、业界内影响力等个个方面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
关注大学风格与社团活动:
学校风格,它是研究型还是开放型的学校,如偏理工类的高等学府,偏综合类的大学,教会型的大学等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非常不同。有一些学校的特点是学霸多,有些学校的特点是社团活动丰富,学生都比较social,有的学校比较文青,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也相对较小清新。第三是衡量学校水平的标准也特多,师生比、校友捐赠、教授专业论文发表数、专业数量、实验室设备、奖项获得境况、体育团队、社团数量,等等,都是考量学校水平的标准。
学生社团也是选校需要考虑的因素。每个大学都对自己的学生社团很骄傲,都会在学校的官网上详细介绍学校都有哪些学生社团。出于什么原因学生社团非常重要?大学四年是结识朋友,建立自己初步的社会联系的最核心四年。学生社团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最佳平台。
从企业招聘看选校利与弊:
挺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会从本地先开始招起。这一点和国内是彻底不一样的,美国公司会在当地的学校发布很多INTERN和JOB的职位,而对于纵然挺有名但是距离挺远的学校,几乎是不会发布任何职位的。招聘会也会首先选择离公司近的一些学府,正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学生素质都挺了解,况且和这些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的交流机会。有时候甚至于可能出现这么一种境况:一个在东部名气较大的学校应届毕业学员,如果想去西部找工作,还没有当地排名靠后的学校更好地吸引招聘人的注意。
选校看校园活动与气候状况:
美国有一些大学地处偏僻如康奈尔和密歇根,没有车基本只好在校园里活动,而有些在在大城市内的大学生活虽然说方便,但房租往往都也会高上不少,也可以说是各有优劣,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想法,是想多出去见识一下国外风情,还是在多在象牙塔里钻研学术。基本可以不要考虑,这里房间都有暖气的,东部冬季办公室穿衬衫也很正常,公车/地铁也有暖气,自己开车那就不需要考虑路上了,况且羽绒服选择也非常多很暖和,唯一可能下雪的时候路上不太方便,好在扫雪也特快。
在考虑住宿的时候一定仔细问一问当地的学生或学生组织当地安全境况如何,美国各个地方安全差距极大,有个能隔一条街治安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特别对在城市中时,所以如果害怕安全问题,尽可能的找那些治安管理好的地方的大学,租房时也要问清所在地是否安全。
实际上,美国的院校的学校规模真是各有不同。在两所学校在排名和专业都差不多的境况下,建议学生和家长去看一看学校的学生数量和师生比例。人数多的学校即便资源也会相对多样,但体验感反而不一定好。不少学校的大一大二基础课题是几百个人一起课堂,老师上了课就走,又或许是直接派在攻读博士生来教课,学生相互之间也不认识,大概等同于听了讲座就走;
而规模小的大学(比如文理学院又或许是注重 liberal arts的学校)往往都会保证所有课题基本都是教授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乃至于有一些达到15人以内的小班课,老师认识每一位宝宝们,学生有机会得到一对一的指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的紧密。当然人数多的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大型的学校、国际留学生多的学校,人多,类似经验多,提供的服务更好,活动也更有多样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