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很多转校生:有高考不理想,想去名校的;有对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的;有大专毕业多年,想出国深造的;还有想以转读为跳板,增加申研竟争力的等等(想了解更多真实转读故事,可以查阅 《不甘向命运妥协的你,需要的只是一份决心和勇气》)。
转读,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大学生所知晓并认可,今天就来谈一谈关于美本转学的几个经典问题!
转读申请最主要的考察因素
GPA大于标化 !!
转读申请过程里,学校最主要的考查要素是在读GPA。美国大学欣赏转学生的冒险精神,但也同时考虑录取转学生的风险性,因为他们要去判断学生能不能够拥有完成学业的能力,而学生在课业方面的体现,能够最直接的反应出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习能力。
由此学生在读GPA的稳定性对转学申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以TOP30的大学为例,院校对GPA最低要求基本都在3.5+,而大部分录取的学生成绩一般要高于这个最低标准,平均录取成绩为3.85+。除此之外,标化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转读动机,都是院校在录取时最为关注的信息。
转读的学分评论系统
美国大学是学分制,多数大学要求完成120-126个学分即可毕业。而转读的实质,就是学分的对接。只要学分能转过去既可以。
各学校都有自己的学分评价体系,本科大二申请转学,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直接转到目标大学读本科大三。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申请时不会知道自己能转多少个学分,而是在录取后,去admission registration center注册,评价自已的可转学分。学校在评价可转校分时会参考学生已学的学分、课程方向、专业课、课程描述等信息。课程方向越匹配,可转校分概率越高。很多学校还会给出可转学分和可argue的学分可argue的学分能不能转成有效的学分,还要参照课程描述的情况、专业课的学分要求而定。
建议大家在准备课程描述时,多参考美国大学的课程大纲,了解专业课要求,如果大家准备出来的课程方向更match北美课程体系,argue学分转成有效学生的胜算相当大。而对于美国学校本科的学生而言,因为课程体系一致,除跨专业申请外,到学分损失的风险性相当低。
转校申请的利弊分析
转学的优势
门槛相对也就不那么高,不管什么时候转学,都有比较合适的学校会接纳你;
若对现阶段所学的专业不满意,可以申请转校时转专业;
对于当年申请没有进入理想学校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学进入美国知名院校。
转校的劣势
部分学分对接不上,会浪费,尤其是对于国内转读的学生来说;
转校分申请涉及所学各个科目及大学要求,申请时要完成更加多的工作,相当复杂;
绝大部分美国大学都不会给刚刚录取的国际转校生奖学金。
转学对标化考试的要求
TOEFL考试分数对转学的影响
大部分学校是美国在读2 年以上或者拿到本科学位才可以免托福,于是TOEFL的成绩还是需要提交的。不过根据我另外的学生的经历,在美国大一就想转校且高中是在中国读的话,那么托福成绩还是会对照,不过权重似乎非常低。
SAT成绩对转学的影响
曾经有不少同学私信询问:转校到底还要不要考SAT??
虽然这些并不是转校申请过程中学校最关键的考査因素,但却是学校设立的门槛儿。这也是好大学与一般院校在硬件指标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申请学生的质量和素质。因此若学生的申请目标较高,又有足够的精力,准备SAT还是比较推荐的。
其实很多大学规定转校时修满30 个学分,可以通过GPA 来确定申请者的学术体现,不用看SAT 成绩。不过对于大一就想转校的人,我估计很难修满30 个学分,因此SAT 成绩依然有用。
此外还有,对于那些想申请常春藤,TOP20大学的学生来说,SAT/ACT,甚至是SATII都是有必要考的 (PS:TOP30的学校中,Umich, Wustl, USC,Emory等大学是不需递交sat成绩的)。
归根结底四句话:
已修学分<30,需要;
已修学分>30,绝大多数不需要;
意向申请一流名校是需要的,而且还要SAT2;
根本上是巳经读完大一后申请就不用靠SAT 了。
转学申请最优秀时期
对于本科转校来说,deadline 还是比较宽裕的,通常比新生入学都晚2 个月左右。
转学分为春季申请和秋季申请:
春季转校的学生通常截止日期为每年度的 10 月1 日或者11 月1 日;但也有极个别院校定在8月-9 月之间,那就很早了。
秋季转校的deadline 一般定在3 月1 日的比较多,但是也有比较早的学校,比方说雪城大学就是1 月1 日和新生入学是一样的。此外就是加州系的学校通常只有秋季入学而且deadline 是11 月30 日,是非常早的。
不同时期的转读申请,除了申请截止日期不同,在招生的学校数量、学校排名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的。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院校的deadline 是rolling 的,这种学校没有严格的deadline,采取的是先到先得,只要赶得上开学你随时均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