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简称NYU,大学地理位置位于美国New York, NY,2023年Usnews综排第25,NYU国际学生占比42.03%,在被成功录取额学生中,获得大学奖学金人数比率约为37.20%。
NYU万分重视课程质量评估工作,但其评估的方式不是由被评估者提交材料由评估者审读检查,就像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一样,而是由利益相关者进行的全覆盖的评价,同行之间的评估、高级职员对低级职员的评估、学生对老师的评估,等等,几乎无处不在,并且这种评估结果会对教师的岗位、职称和收入产生直接甚至于严重的影响。评估通常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有时也采取记名但肯定保密有法律保障,泄密要负法律责任的调查方式,因为这个原因每个人都会在评估时凭良心和职业精神自由负责任地表达其真实的观点。
纽约大学(NYU)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信息:
USNews美国综合排名: No.25 (2023年)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No.25
QS全球大学排名: No.39 ( 去年QS排名: No.35 )
泰晤士世界排名: No.24
URAP全球大学排名: No.69
大学本科学生:28,358人;
新生保持率:92.42%;
大学SAT录取均值:1410分;
本科录取率:27.26%;
获奖学金比例:37.20%;
毕业生中期薪水:$132,560 美元/年
纽约大学(NYU) 2023年最新排名信息:
USNews美国综合排名: No.25(SAT录取均分:1410)
USNews全球大学排名: No.25 (国际生比例:42.03%)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No.24(职业中期薪水:$132,560 美元/年)
2023年 纽约大学(NYU) USNews专业排名整理:
教育学类排名: No.4(GRE均分:157,在读人数:1,526人);
工程学类排名: No.33(GRE均分:165,在读人数:3,215人);
商学类排名: No.12(GMAT均分:729,在读人数:658人);
医学类排名: No.2(MCAT均分:522,在读人数:409人)
法学类排名: No.7(LSAT均分:172,在读人数:1,413人)
纽约大学申请提示:在这个申请人数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凡是排名挺好的项目,每年收到的申请数目都不会低,大学有一些热门学科依然是逐年递增的趋势。纽约大学录取的大权在系里,具体点说是由系里几个老师组成的招生录取委员会,即使最终要上报graduate school批准,但是录取过程基本就是这几大老师说了算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具体的申请方案以及选校定位,建议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如果身边有可利用的校方信息资源,尽量还是利用上。如若对自己选校定位有疑问,或者是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专注美国高端留学申请,很多海外大名校导师资源,从规划定位到申请服务,助您实现低分高录!
提前了解纽约大学项目竞争环境:
纽约大学每年招收新生的名额除了个别项目,绝大部分项目都比较稳定,其中一小半是招收本科学生,也有差不多一半是研究生、博士以上研究人员,研究生部分的海外留学生占比每年都比较高。
另外,Fellowship人数整体偏少,占总体比重也不大,全额Fellowship名额分布在大学各个院系,具体要根据导师每年手里的奖学金名额来确定,主要看项目的需要了,也并不是每年固定名额的,如果只想申请Scholarship的话,最好在申请前先联系学校,请教下导师奖学金名额有没有,也就是所谓的套磁吧,如果有一部分话再继续下面的申请工作,没有很多话就不必再继续追问了,这个跟申请人的条件就没有关系了。
纽约大学对综合背景的要求:
纽约大学的招生办里关于是否录取一个学生的辩论,一般是围绕一个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处境展开的。学生应将申请重点放在有策略地展现自身特质上,以及那些在不童鞋校里最能吸引决策者的活动上。尽管每个项目之间会有一部分微妙的区别点,但大部分的学校都在寻找,那些能够生动讲述自己故事的学生。
假设没有长时间的投入,热情的参与,真心实意的付出,以及取得切实的成就,学生比较难写出能打动招生考官的个人申请故事。
对软实力背景的要求方面,大学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标准化成绩,相对还很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能力,所以建议学生在准备申请留学时要提早的参加各种活动,比如summer course、专利申请、名企专业实习、科研实验、科考活动、游学、竞赛等,不但是可以锻炼自己独立能力和沟通办法,还可以提升自己软实力背景,增加申请成功几率。
推荐人(Recommended)如何选择更有份量:
在具体申请阶段推荐信是比较重要的,学校希望通过你周边熟悉了解你的人来全面了解你的能力、性格、品质。尤其针对申请读博士的学生,推荐函RL是非常有份量的材料。所以需要找有说服力、有份量的人来写。
假设推荐人有国外背景的话,这样也会更好一些。写推荐信的时候必需要注明推荐人哪个学校毕业的,和你关系的密切程度,顶级名校毕业的推荐人在大学看来也会更有份量。申请材料审查老师拿到一定会认真看的。所以寻找合适的推荐函RL也可以化为一种优势。
如何成功申请到奖学金(scholarship):
纽约大学的招生大体流程分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是决定是否录取,第二轮主要审核学科奖学金申请。一般来讲,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在校GPA、TOEFL、GRE、CV、个人陈述(PS或SOP文书),推荐信、获奖处境、实习或工作经历;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研究经验和学术报告发表情况,这部分更多的会是项目所在系的导师组成的招生委员会来负责。
可以看出来,做有含金量的实验和学术报告,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奖学金名额的关键。实验室经历主要也是参看申请人在专业课程里面的实验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时的实验操作学习。而学术报告方面,只要有些技术含量,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刊物发表,都是比较有帮助的。
此外,关于录取以后的入学名额问题。当决定好自己选择就研读的项目以后,就要去学校的网站上确认入学并提交入学定金。在这之后,学校才会正式为你预留一个学籍位置,这时候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要确认入学,学生需要登录自己在这所学校的申请账户,然后在线确认入学。也有很多学校会将纸质的确是认表放在了录取材料里,和录取通知一同寄给了学生。那就需要学生填好确认表签好字后,再寄回学校即可。
有一点需要提醒学生党们,在收到学校录取以后,学校注册学生账户,开通学生自己的邮箱。通常来讲,在录取后又或是确认入学后,学生就可以在学校的教学系统中注册一个学生账户,获得一个ID用户名,并设置密码。这个学生账户和之前的申请账户不同,可以用来处理学生在学校内的各项需求,比如选课,选房,交学费等等。这和国内大学是一样的。这个账号和密码一定记住了,到学校以后随时都会用到的。
往届学员分享NYU就读相关经历:
讲到来对我触动相比较大的可能还是纽约大学这边学习上的压力吧,说到成绩和学习,只能说纽约大学的在校平均分想要拿高分,的确是需要坚持得来的,而不是随便混混就能够通过curve和boost变得闪亮亮。当然,如果来了这里以后成绩不尽人意,觉得自己努力了却没有结果或恰恰因为一些被疏忽而造成影响,不足为奇吧,困境才能磨练出更好的自己。所以只能说,坚持做自己,不忘初心吧。来了这边以后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各式各类的本事,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做自己且不忘初心。在这样一个强者云集的地方,特难不受挫,而受到了挫折,就难免会追求聚光灯、追求认可、追求别人的接受。
这是一个挺危险的想法,因为这相比之下大多都就意味着你要放弃你自己、放弃一些真实的东西,去追求虚无。解药只有一副:接受现状,坚持做自己。若是我现在成绩稍有不好,那我就接受我现在的状态,而不要因为见到了各式各类优秀的人、优秀的结果,就开始各色各样,继而苦恼,然后试图改变自己改变现状。当然,这仅仅是指那些不好的、特意、有悖于自我而最终不可能高能的改变,时刻做个更好的自己,是必须也肯定的。
在纽约大学的学科方面主要分两种,第一种就是做independent research ,要我们自己找课题,对感兴趣的方向做出研究,然后找学科专业的教授给辅导,最后学生自己尽可能的有相关的成果和论文。这种往往都是会得到1-2个学分。还有一种是做教授的research assistant,这种位置更常见于给这个项目的研究生。
正是因为大多数教授基本全是有科研发论文稿件的工作职责的,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人搜集数据,查阅文献这些工作就可以由research assistant来完成。这种research assistant的工作还有工资拿,时薪也算是还不错的了。还是很好的一个接触科研的机会,有较多和教授交流的机会,最后教授也愿意帮忙写RL推荐信,算是一举多得吧。
纽约大学的选修课设置上还是比较灵活的吧,以我们专业为例,刚开始的选修课以此项目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模式为出发点,感觉基本全是由浅入深的那种,只要语言关过了,后期学起来相对比较好适应吧,每个科目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我们班里人数有三十多个同学,院里的师资感觉还是挺强的,导师基本都带得过来,这一点比特别多学校还是好一些吧。
不过尽可能的不要混了,是因为不论之后是就业还是继续进修,专业科目成绩都会是一各重要的衡量标准,所有在课程上一点也不敢松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是最为关键的。除这之外,在课堂上期间也要尽量扩充自己的学科领域的人脉吧,这些在之后的发展上都会起到大作用的。
是因为我平日里几乎都是待在纽约大学的主校区这边,所以一般中饭都会在其他宿舍吃。我们一共有四个宿舍餐厅,还有一个给犹太人特意的创建的餐厅,即使有点远,但味道还是还行的。假设不想在学校里吃,也可以到学校门口的那条街上吃。就因为很多宝子们不住在学校宿舍里,也没有meal plan,基本就得自己解决伙食。这种情形下一般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参加eating club,还有一种是co-op,就是几个人轮流烧饭或者一起烧饭吃,同时是independent,就是自己烧饭或是出去吃。学校里的伙食费还挺高的,所以自己解决伙食可能还划算一些。
最后想谈一下就业的问题,我当时是没有怎么使用就业方面的资源,但是我有看到学院老师会经常给我们转发相关的就业信息、招聘信息,特别多还是挺给力的。我享受到的实习项目资源相比较多,有特意的老师负责帮我们的忙,学生可以自己联系,联系到的专业实习只要director说OK都可以算,鉴于director人极好,所以应该绝大多数都没问题的。学院老师会有一个list,上面有之前所有同学专业实习过的组织,我们可以瞧一眼有哪一个感兴趣,然后自己联系,老师也可以帮忙联系和写留学推荐信。
假设自己实在找不到,老师可以帮忙找,假如还是找不到,老师会在校内找一份实习经验让我们做,结论就是,不要求担心专业实习,一定有些。专业实习资源特别多时候就可以转换成就业资源了,就因为我们不少校友就是先在一个地方做实习经验,表现好,然后就留下来了,学院的话基本属于能提供的帮助都会尽可能提供。校友资源还是蛮不错的,我的学校邮箱经常都会收到老师转发的校友发过来的招聘信息又或许是专业实习信息。自己主动点,不可以怕丢脸,总可以联系上校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