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罗来纳大学全美排名第几

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简称SC,在读学生人数为33,387人,其中本科学生人数为26,752人,2023年公布的录取率为72.86%,SC国际学生占比4.77%,大学提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

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简称SC,在读学生人数为33,387人,其中本科学生人数为26,752人,2023年公布的录取率为72.86%,SC国际学生占比4.77%,大学提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录取学生中获奖比率约为3.30%。

SC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所以大学就非常注重教育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而灵活的学分和选课制度保证了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个性化发展选择适合的途径。未来就业市场的极度细分以及所学专业必需要与就职岗位专业对口造就各类专业人才。接受领先的大学教育,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尽早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并使教育能真正地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南卡罗来纳大学(SC) 2023年最新排名信息:

USNews美国综合排名: No.115(SAT录取均分:1270)

CWUR全球排名: No.337 (国际生比例:4.77%)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No.501–600(职业中期薪水:$93,679 美元/年)

2023年 南卡罗来纳大学(SC) USNews专业排名整理:

教育学类排名: No.87(GRE均分:154,在读人数:1,134人);

工程学类排名: No.102(GRE均分:159,在读人数:473人);

商学类排名: No.47(GMAT均分:630,在读人数:64人);

医学类排名: No.93(MCAT均分:508,在读人数:401人)

法学类排名: No.84(LSAT均分:158,在读人数:632人)

南卡罗来纳大学申请提示:在这个申请人数保持增长的状况下,凡是排名还不错的项目,每年收到的申请数目都不会低,大学有一些热门学科依然还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南卡罗来纳大学录取的大权在系里,具体点说是由系里几个老师组成的招生录取委员会,纵然最终要上报graduate school批准,但是录取过程基本就是这几大老师说了算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具体的申请方案以及选校定位,建议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若是身边有可利用的校方信息资源,尽量的还是利用上。如若对自己选校定位有疑问,或者是缺乏靠谱的信息来源,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专注美国高端留学申请,特别多海外大名校导师资源,从规划定位到申请服务,助您实现低分高录!


合理靠谱的看待2023年综合与专业排名:

对于特别是对于刚开始了解美国申请的同学来讲,参考排名看似是选校的唯一重要参考依据。本科申请直接参考综合排名就可以,但研究生申请者很有可能很纠结到底综合排名榜和专业学科排名有哪一个更重要一些。这里我想我们首先必需把握的原则是甭管是综合排名榜还是专排都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排名的高低与申请难度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特其它的排名差距不大的情形下,更不能够通过综合或是专业学术排名来确切哪所学校一定比哪所学校更容易申请。若是没有过类似经验,也没有正规的信息渠道,仅仅想着用排名靠后的学校来保底,这种想法本身是不正确且有风险的。

另一方面,若是你考虑的是回国就业,特别是对毕业以后就直接回国就业的话,综合排名榜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些。毕竟在中国大众企业中所熟知的美国的大学就那么些,雇主是不会特地花时间研究你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有多好的,一般都在职场上能获得优势。如果计划在毕业以后留在美国先工作一段时间,那学校的专业学术排名、地理位置、行业内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

对比科目、学制特点选校:

学校是否能依个人要求与志趣设计学科、可否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免修学分而提早一些毕业、是否开设夏季班可修学分提早一些完成学位、是否与当地公司或工厂有合作计划、是否可交换学习(到欧洲或另外的国家就读一学期)以及就业辅导与安排计划是否完善等等,也都需要事先打探清楚。美国学制总共分成学期制(一年两期另加暑假)与学季制(一年四季)两种。希望提早毕业,或工作经验很丰富又不介意密集式读书的学生,可考虑学季制的大学。

一般学期制的大学,入校时间在八月底,学季制的则在九月底。学校开办课程的深度、教授知名度、师生比例(理想比例是1:10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比例、图书馆书籍数量、实验室设备、校园设备、学校教学宗旨(重视职业实务训练或研究理论),都能在学校的简介或网站中得知。


选校攻略之学术方面经验的关系:

特多国内的同学在申请前都有一样的问题,觉得自己只是本科的大二大三,还没有进实验室的机会。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些大二的学生,他们经过自己的争取,已经帮助老师做过项目了,另外学校外也又一些类似的资源渠道,其实自己也可以找来做。关键不在于项目多大,而是你参与了,当然最好有的总结性文章。诸如全国性的建模比赛,美国乃至于自己寒暑假时的调查都可以算是科研活动背景。

另外,工作相关经验也特重要,对于有志于任教和做科研的学生来讲,工作经验在申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作时间太长的话,反而要在学习计划中明确讲解自己职业改变的动机。申请PhD,最好本科毕业后就出去。对于申请硕士,MBA和法学院的学生来讲,工作相关经验绝对重要。

选校之地区与气侯的问题:

若是你的学校是标准的大学城,前往附近的国际机场、大都市,必需另搭飞机才能抵达,那么对于个性喜好五光十色的大都会生活族来言,可能就会形成一大桎梏。所以学校地点是在小乡镇、大都会、大学城,以及学校接近城市的人口比例和交通的便利性,在选校时也应一起考虑进去。

美国有的寒冷的州每年常会有七、八个月的雪季,对于已习惯亚热带气候且怕冷的小伙伴们,则更要善加考虑。当然,也有些同学们还没看过雪,也不怕寒冷,能到雪地堆雪人、打雪仗,品尝一下雪季的滋味,也非常不错。芝加哥城的风、亚利桑那州的沙漠、达拉斯城炎热的夏天、加州温暖明亮的艳阳天、被秋天枫叶染红的密西根州等,都曾在多少留学学子心中,留下不可抹灭的深度回忆。如果你的体质对天气冷热并无特别敏感或反应,那么打开美国地图选择学校时,可把气候两字拋诸脑后!

实际上,美国的大学的学校规模真正是各有不同。在两所学校在排名和专业都差不多的状况下,建议学生和家长去看一看学校的学生数量和师生比例。人数多的学校虽然说资源也会相对多样,但体验感反而不一定好。不少学校的大一大二基础学科是几百个人一起课堂上,老师上了课就走,又或许是直接派在修读博士生来教课,学生相互间也不认识,大致相当于听了讲座就走;

而规模小的大学(比如文理学院又或许是注重 liberal arts的学校)通常都会保证所有学科几乎全是教授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乃至于有些达到15人以内的小班课,老师认识每一位小伙伴们,学生有机会得到一对一的指导,师生关系也会更为紧密。当然人数多的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大型的学校、国际留学生多的学校,人多,相关经验多,提供的服务更好,活动也更有多样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取舍。




 

猜你喜欢